iT邦幫忙

2022 iThome 鐵人賽

DAY 3
0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高齡社會,以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分為三種定義:

  1. 達到7% → 高齡化社會
  2. 達到14% → 高齡社會
  3. 達到20% → 超高齡社會

以國發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資料顯示,推估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由該網站與勞動部網站整理以下表格說明: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20903/201519171HtKDJsv86.png
2018-2025扶幼人數變動不大因為出生率下降,但扶老人數卻每年增加0.01人因為醫療進步

若以政府資料呈現數據方式可能大多數人會沒有感覺為甚麼錢越來越薄,以及常聽到的勞保要破產

這邊就透過勞動部資料整理以下表格讓大家更有感

圖中第三張表格為實際參與勞動人口數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20903/20151917fuCIgbdnXT.png

透過與國發會資料做計算,
一位勞動力人口要負擔0.5個長者的退休生活及0.35個孩童的成長支出
簡言之你只為自己存了0.5的退休金但未來僅有0.35的人幫你支出剩下0.5那部分.....想想一定不夠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20903/201519179XyjyMx8ab.png

所以當選舉政見與長者和幼童福利相關政策時,各位要謹慎思考這費用支出的必要性與帶來的效益,以及長者和幼童比例原則,單純的撒錢跟間接撒錢是不同的(這段是題外話)

回歸正題以這個趨勢看來,未來退休年齡勢必會一直往上修,一來可以增加些微勞動力,二來可以延遲勞退提領速度

所以企業思考的角度應該轉變,工作分為靠勞力與靠腦力,我想這也是為甚麼國外企業只看中求職者能力而非年紀

往往會聽到未來XX工作會被機器取代、以後AI寫程式就不需要工程師,對我來說那都是不夠了解大環境變化的片面之詞

因為全球勞動力下降本來就會需要運用科技去取代一些有年齡限制或重複性高的工作,並將省下來的人力轉作開發更多有助益的事,就算是AI寫程式也需要人去debug、維護或設定邏輯等等,況且現在交通發達也導致很多人才外流至他國工作

近幾年不難看出台灣某些就業市場人才短缺現象,雖說現在仍是資方市場,但這幾年的變化真的很神奇,未來可能真的會變成勞方市場,企業要怎麼留住人才可能不光只是靠錢,而求職者該思考怎樣可以更增加自己競爭力

期望大家都能善用科技將省下來的時間拿去做更有創造力的事情,思考如何在未來社會達成企業與勞工雙贏


上一篇
企業的成本控制
下一篇
簡單聊聊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系列文
寫寫歷年職場經歷過的大小事或近期所學習的知識啟發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